为了党旗下的庄严承诺——追忆李世平同志的足迹

    李世平同志生前是吉林省第五地质调查所副所长,中共党员。198310月长春地质学校地质专业毕业,分配到吉林省第五地质调查所工作。先后在五所担任野外分队地质技术员、大组长、技术负责,钻井公司副经理、经理,副所长职务。他在患病期间仍然坚持做好自己所分管的工作,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时刻。201511920时,因病不幸英年早逝,享年52岁。

 (一)

  李世平自198310月参加工作后,主要在吉林省东部山区进行普查找矿。东部山区山峦叠嶂、谷深坡陡、工作环境恶劣。他总是选择最艰苦的地方干,从来没有怨言。李世平地质勘查理论扎实,勤于实践,对工作一丝不苟。在找矿工作中,他作的野外勘查记录和撰写的地质报告,字体大小均匀工整,不亚于现在的印刷体;他画的地形地质图线条圆滑美观,若不是看到他亲手所做,都以为是出自专业绘图员之手。

  李世平在生活上处处为别人着想。19857月份,他在桦甸市三道溜河地区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取样时,项目组为了工作方便,决定驻扎在大山中一处破屋子里。李世平看到房子又脏又破,就抢着收拾房屋,他和其他同志连续忙了两个多小时,把房屋收拾得干干净净,将项目组人员安顿下来。每天上山采集样品时,他总是请求项目组负责人把最难干的线路分配给他,而把相对好干的线路让给别人。有一天夜里突然下起了大雨,李世平怕晒在屋外的地质样品被雨淋湿,来不及穿上雨衣,就跑出去把样品往屋里搬,等他把样品全部搬进屋里后,全身已被淋透。第二天就得了重感冒,大家都劝他休息,但他依然坚持工作。他看到项目组从家里带的蔬菜吃光了,又没有时间下山买菜,就利用业余时间,在山上采一些野菜为大家调剂伙食,保障了水系沉积物样品采集任务的顺利完成。

  李世平由于勤奋好学,工作努力,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职工的支持,逐步从地质员、大组长,走向分队技术负责人的岗位。198910月,李世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我的一切都是共产党给的,我要以感恩之心回报党,以赤诚之心干好工作,一心一意为党做事。”这是多么朴实无华的誓言,也是他对党庄严的承诺。

(二)

  19932月,李世平被任命为所钻井公司主持工作的副经理。钻井公司属于自负盈亏单位,工作压力很大。面对新的工作,李世平没有犹豫,他刻苦钻研钻井施工理论知识,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很快就进入了新的角色。他上任时正值国家压缩地质事业费投资,所内几乎没有钻探施工项目。为了公司50余名职工的生存,他在郭文秀所长的支持下,决定多手段、多方位的开拓钻井市场,振兴本公司经济。春节刚过,他就带着公司的3个施工队,启动公司的水井钻、工程钻、汽车钻,开展了工业降水、洗井、水井施工、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等市场项目。在1993年和1994年两年的时间里,钻井公司分别创产值65万元和108万元,不但保证了本公司50余名职工的开资,还向所里上缴了一部分利润。

  1995年初,吉林化学工业公司30万吨乙烯工程项目建设全面拉开帷幕,大量土建工程要出包,这对于基础工程施工单位是个大好的机遇。郭文秀所长帮助李世平承揽了该项目的变电站桩基础工程。当时,有人为他们没有施工设备而担心,而他们却胸有成竹:“借船下海”。就在工程到手的当天,钻井公司在哈尔滨一个建筑施工队租借了一台高压注浆桩机,准备在吉化公司工地开展桩基施工。由于大家对操作新设备不熟悉,李世平便带领施工人员到有同样设备的桩基施工现场装扮成看热闹的“偷艺”。很快,他们自己的设备也进入了正常施工。这项工程的顺利完成,为所里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李世平十分重视工程质量,在公司各施工处都成立了质量管理小组,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管理,常抓不懈。他还经常深入到工程建设单位,进行质量回访,听取用户对工程质量的意见,如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坚决返工,直到用户满意为止。九台某村有一眼水井是钻井公司19946月份施工的,19979月发现这眼井有少量的涌沙。用户考虑到水井已超过了3年的质量保证期,不好意思找钻井公司处理。可李世平在工程质量回访中得知这件事后,就主动带领施工人员上门处理,使水井涌沙得到了控制,水井恢复了正常运行,全村1000多人又用上了清澈的饮用水。村民们都交口称赞:“还是地质五所钻井公司姿态高,信誉好,以后再打井就找他们。”

  在钻井公司施工过程中,李世平坚持和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了职工的称赞。1998年,钻井公司在吉化公司承揽了另一项桩基础施工项目,为了赶工期,已升任钻井公司经理的李世平,35日就带着施工队伍赶到了工地。此时的东北大地寒风刺骨,地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因化学工业工地不准生火取暖,李世平就和职工们住在大仓库里,晚上睡觉得带着棉帽,早晨起床时,棉被表面是一层白霜。吉化公司的职工称赞说:“地质队的人,真是了不起!地质队的领导,真是不简单!”20019月份,钻井公司在松原地区进行钻探施工,李世平跟班劳动时,不小心撞断了一根肋骨,痛的直不起腰来,大家都劝他立即住院治疗,可他惦记着施工进度,忍着伤痛在机台坚持工作,一直到施工项目完工后,才去医院治病,使职工们深受感动。

(三)

  20102月份,李世平担任了吉林省第五地质调查所副所长,分管所里的化验、钻探、信访等项工作。他时刻不忘上级领导的嘱托,职工的期望,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他分管的各项工作上。他到青海、新疆、内蒙、北京等地跑项目、多方找合作伙伴,协调地方关系,努力开拓地勘市场,为全所的改革发展呕心沥血。为了钟爱的地勘事业,他很少有时间在家。他曾对朋友说,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岳父患重病、母亲年迈他不能照顾、媳妇工作和家务再忙他搭不上手、孩子上学他不能帮助,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为了事业,李世平真正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

  李世平坚持廉洁自律,不搞特殊化。他的岳父是所里唯一的老干部,身患重病,须经常去长春看病。按照政策,他岳父看病时可以用所里的小车,但李世平经常自己掏钱打车送岳父去长春看病。他分管的化验室缺少化验人员,他亲属的孩子想到化验室当一名不在编的合同制化验员,被他拒绝了。他对亲属说:“我是所里的副所长,要公道正派,谁也别想从我这里得到额外的好处。”李世平在生活上十分节俭,每次出差,都找最便宜的宾馆住宿,为的是给单位节省一些差旅费。他在承揽项目招待客人的时候,也都点一些普通的酒菜,从不铺张浪费。

  20118月份,李世平根据省地矿局的安排,承担了伊通县伊丹镇曹家村的帮扶任务。他积极履行帮扶职责,深入到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为村里的脱贫致富做了大量工作。为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推进,李世平协调所班子,拨付资金11万元,为曹家村办了几件实事。一是为农村书屋购买了桌椅和文化书箱,丰富了村民的精神食粮;二是为村里修建了排水沟和涵洞,并植树6000株,改善了该村卫生环境,美化了村容村貌;三是对3户村民的危房进行了修缮,使他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四是在村中发生虫害之际,及时到村民地里查看灾情,并购买了农药,协助村民消灭虫害;五是帮助9户家中缺少劳动力经济又十分困难的村民雇人搞好秋收,使村民的粮食早日归仓。上述工作的开展,使帮扶工作取得了实效,受到了曹家村群众和当地政府的好评,李世平也被评为全省优秀帮扶干部。

(四)

  201412月份,李世平因公在北京出差时,时常感到前胸及后背疼痛,吞咽食物也不通畅。他爱人知道这件事后,就劝他到北京的大医院检查一下。但他并没把病放心上,前胸及后背疼的厉害时,就吃两片止痛药顶一顶,依然忙于他的工作。214日从北京回来后,15日局通知到局开会。当时以是农历腊月二十七,所里职工已经开始放年假。他为了不影响司机休息,自己乘公共汽车从九台到局开会。

  李世平诚恳待人,时刻想着职工群众,即使他生病以后,无论谁家有婚丧嫁娶的大事,他都亲自到场,帮忙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分管信访工作,善于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对职工、家属讲法律,讲事实,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达到化解矛盾纠纷的目的。201412月份,所内一名职工遗属因家庭赡养纠纷,指责儿子儿媳不尽责任,矛盾日益激化。李世平得知消息后,立即对其家庭纠纷进行调节,通过苦口婆心地做这名职工遗属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终于使他们达成了赡养协议,使这场家庭纠纷得到了化解,并缝补了撕裂的亲情。

  2015年春节刚过,李世平前胸及后背疼痛剧烈,吞咽困难,在大家的劝说下,他才到松原市人民医院看病。在医院当副院长的弟弟领着他做了身体检查之后,忍不住哭了起来,抱怨他检查的太晚了,因为李世平得的是食管癌晚期,而且因癌变部位特殊,做不了切除手术,只能保守治疗。李世平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拍着弟弟的肩膀,平静地说:“好弟弟,不要伤心,咱们兄弟的缘分就要尽了,你就替哥哥照顾好老人,哥哥要把剩下的每一天过好,尽量为单位多做点事情。”

李世平患上食管癌以后,进食十分困难,只能喝一些稀粥、牛奶等流食,体重迅速下降,从原来的75公斤下降到50公斤。他在吉林省肿瘤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采取了边住院边工作的方式,仍然坚持干好自己所承担的各项任务。家人和同志门都劝他不要再上班了,在医院里安心治病。可李世平说:“我的病是治不好了,怎么能总在病床上躺着,让我多干点工作,就是最好的治疗了”。

  他在住院期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经常打扫病房里的卫生,还总往单位里打电话,询问工作上的事情。他的主治医生感慨地说:“老李,你都病成这样了,还一心想着工作,我当了这么多年医生,还是头一次看到,你真是个硬汉子啊”!由于李世平的故意隐瞒,当时局和所并不知道他病情的严重程度,有时正躺在病床上打吊瓶,突然接到地矿局或所里让他参加会议的通知,他总是马上停止打针,就要去开会。他妻子有几次哭着说:“世平,你心里惦记着工作,我不拦你,可你总得把针打完啊!大家都知道你有病,就是开会迟到一会儿,谁也不会责备你的!”这时,李世平总是微笑着对妻子说:“开会不能耽误,针可以等我开完会接着打,你放心,我没事。”就急急忙忙开会去了。

  201542日,李世平刚做完放疗,恶心呕吐得厉害,一天滴水未进,突然得知所里有几名职工子女进京上访,就急忙带着信访干部奔赴北京。到了北京之后到处找那几名上访人员,直到晚上9点多钟,才听说上访人员住在通州,又连夜赶往通州。同去的信访干部劝他找个宾馆好好休息,自己去通州就行了。可李世平没有听从信访干部的劝阻,两人连夜赶到通州找到了那几名上访人员,通过对他们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阻止了他们越级上访的行为。

  20154月中旬,李世平看到化验室和钻井公司的工作效率较低,就决定对这两个单位的计件工资制度进行调整。他几次召开这两个单位的职工代表座谈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并指导两个单位负责人制订出了新的《化验室地质样品分析计件工资制度》及《钻井公司机台材料承包及计件工资制度》。这两项新的劳动分配制度实行之后,激发了化验室及钻井公司职工的劳动热情,工作效率极大提高。他看到化验室化验活源不足,就先后9次到省内一些兄弟单位、5次去北京中煤地质总公司等单位联系地质样品化验项目。此时,病魔已把李世平折磨得极度虚弱,他出差时挎包里总是带着两样东西,一样是几瓶牛奶,另一样是几只杜冷丁。他已经吃不下任何食物,饿的受不了就强喝几口牛奶恢复一下体力,身上痛的受不了就找个诊所打一针杜冷丁缓解一下疼痛。5月中旬,李世平又到北京中煤地质总公司联系化验业务,该公司宋经理看到李世平骨瘦如柴,走起路来都摇摇晃晃,还在为单位的事情奔波,十分感动,就一次将1.3万件地质样品的化验业务交给了李世平。宋经理还动情地对在场的几位同事说:“咱们总说要向英雄人物学习,现在英雄人物就在我们面前,咱们就好好学习人家这种敬业精神吧!”

化验室主任任志海作过统计,李世平仅20154月到96个月的时间里,就为化验室承揽了各类地质化验样品6.2万件,创产值280余万元。

  20151028日,李世平得知所里缺少流动资金,就请示所长刘兴桥,说是要到北京催收一笔他经手的化验款。刘所长怕他的身体再也承受不住旅途的折腾,就劝他不要去了,化验款可以派别人去催。看到李世平执意要去,刘所长就打算自己和李世平一同去北京。后来刘所长因为单位工作太忙,实在脱不开身,就让李世平的妻子陪同李世平前往北京,并嘱咐两人坐飞机去,以减少路上的时间和身体上的劳累。可李世平为了给单位节省一些路费,坚持不坐飞机,和妻子坐火车去了北京,回来后,连妻子的火车票也是自己掏的腰包。这次去北京,李世平催回化验款50余万元,缓解了单位流动资金的不足。

  2015116日,李世平又一次去单位,和钻井公司负责人研究该公司的下一步工作。此时的他已是颧骨高突,灰白的脸上挂着一层细细的汗珠,只能半躺在沙发上商谈工作上的事。即使这样,他还坚持谈了两个小时的工作才回到医院。

  2015119日上午,他对妻子叨咕,化验室近几个月化验业务很忙,天天加班,连节假日也得不到休息,他准备明天去化验室看看同志们。11920时,李世平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妻子拉着他的手,大声哭道:“世平,你不要走,你不是说明天要去化验室看看同志们吗?你快回来呀!”李世平就这样走了,一个普通的领导干部,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走完了他平凡的一生。他用一颗地矿人的赤子之心,用信念与力量,用热血与忠诚,兑现了自己在斧头镰刀下的庄严承诺,谱写了一曲献身地质事业无尚荣光的生命绝唱。

  从早上六点钟开始,九台市殡仪馆外来送李世平同志的职工及亲友们陆陆续续排起了长队,他们表情凝重,神情哀伤,有的职工是被工作人员搀扶着走出灵堂。灵堂内摆放着李世平同志生前的各界人士及兄弟单位、朋友等送来的花圈。追悼会上刘兴桥所长哽咽的对同志们说:“我为五所失去这样一位好干部而感到悲伤,为我失去这样一位品德高尚的好兄弟而感到痛心!”

  20151123日,所党委召开了追忆李世平同志生平事迹座谈会。会上,所长刘兴桥哽咽着说,李世平副所长不顾自己身患重病,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所分管的工作,他像不熄的烛光,燃烧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大家会永远记住他。党委书记刘士柱号召全所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李世平同志的光辉事迹,学习他对党始终不渝,无限忠诚的政治定力,学习他严于律己、干净做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怀。他要求大家以李世平同志为榜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全所的地质找矿和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孟繁文)

 

 


责任编辑:

吉ICP备05001602号 吉公网安备:22000002000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