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炼真金 战“疫”显本色
——测绘院党员志愿者突击队下沉社区工作纪实
(本网讯)2月18日,省地矿测绘院党委接到了省地矿局机关党委的通知,组建省地矿局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第一批队伍,与长春市绿园区铁西街道芙蓉社区对接,帮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迅速集结,投入战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这项特殊的任务,测绘院党委迅速研究决定组建党员志愿者突击队,组长由党委书记王宏伟担任,组员由全院党员自愿报名。大家积极响应,一共有15名党员报名,其中女党员5人。
2月19日,王宏伟亲自带队与芙蓉社区对接。临行前,他叮嘱大家:“我们代表地矿局去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这是局党组对我们的信任和锻炼。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牢记自己下沉社区的职责使命,服从社区安排,尽职尽责做好社区交给的工作,展现我们地矿测绘院的风采,展现我们地矿局的职工队伍的风采。”
在社区等待分配任务时,他们近距离的感受到了社区人员的紧张与繁忙,体会到了社区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为社区助力,服从安排,埋头做实事”的信念也愈发坚定。他们看到桌子上散落的几千张居民出入证还没有盖章,就主动要求先给出入证盖章,人多力量大,一个多小时3000张居民出入证就盖完章,及时发放到居民手中。当天下午又帮助社区完成疫情防控点的设置,开始了在防控点排查往来车辆和行人的工作。
筑牢防线,尽职尽责
疫情防控点位于翔运街与振武胡同交汇处,周边老旧散小区特别多,既不封闭也没有物业,来往车辆较多,外租户也多,管理起来难度较大。最开始几天的工作任务需要排查到每辆车、每个人,还要配合社区为居民发放出入证,做好登记。为了守好这道社区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使防疫排查工作更加有组织、有秩序,志愿队建立了微信群,每天晚上由联络员根据单位的工作需要和防疫工作的安排进行分组,每组3-4人,每2小时一换,然后通过微信群通知到队里的每一个人,这样既保障了大家能够轮流休息,不耽误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减少了人员聚集带来的危险,使工作运转更高效。每天通知一发,群内党员快速回复,简短的“收到”两字就是党员同志们最有力的承诺和担当。不管安排到几点,不管让做什么,回答也总是一个字“行”。
每天早上8点半还没到,执勤卡点上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第一组站岗执勤的同志已经到位了,把路锥按要求摆放好,指示牌放在固定位置,穿上反光马甲,带上红袖标,拿起停车指挥棒就开始上岗了,提醒大家出门要戴口罩,告诉老年人要减少出行,有时遇到不配合的群众还细致的讲解、耐心的劝导。两小时后第二组的同志再来接班,就这样一直到晚上4点半,四个小组的工作任务就结束了。虽然每天做着重复的工作,说着重复的话,十分枯燥,但是我们的同志没有丝毫的抱怨和懈怠,工作热情也没有丝毫减退,依然认真细致的排查每辆外地车。遇到疑似外地归来的行人,更是主动过去耐心的询问,不错过每一个信息。
克服困难,彰显本色
此时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尽管大家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棉裤和棉鞋,贴着发热贴,可站上一两个小时还是被冻透了,腿也有些肿胀,时不时就得跺跺脚、搓搓手缓解一下。戴着口罩脸颊依然能被寒风吹得通红,口罩里都是湿湿的水汽。有的同志为了写字方便,登记的时候不戴手套,还没写上几个字手就被寒风吹得发红,起了裂口。有的同志实在太冷了就去附近的公共厕所,用里面的烘手机烘烘手,暖和暖和再接着出来站岗。有时大家顶风冒雪,坚守执勤,成为这条街上最美丽的风景。
疫情是一次大考,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只有心中有责才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站岗的这些同志,有的妻子是医务工作者,有的家里孩子才三四岁,有的家里孩子每天要上网课,有的家里老人生病需要照顾,有的是院里的中层干部,有的只是普通党员。他们每天不仅要来站岗执勤,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单位和执勤卡点两头跑,站岗和工作也都不能耽误。尽管有这些困难,在自愿报名时他们仍毫不犹豫,毅然报名。
不忘初心,继续坚守
省地矿局的领导对这次志愿工作非常重视,局机关党委多次到防控点慰问站岗执勤的同志们,了解大家的工作情况和实际困难,送来了泡面、香肠和饮料等物资,带来了组织的温暖和关怀。王宏伟每天都到卡点去看望执勤的同志们,了解当天工作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和同志们一起在卡点登记。同志们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铁西街道、芙蓉社区和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铁西区街道和芙蓉社区领导都专程来到防控点慰问执勤的同志,感谢大家对疫情防控做出的贡献,附近的居民也送来了热气腾腾的咖啡。领导的鼓励和居民的理解更加带动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他们用实际行动发扬着地质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奋斗精神,为社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屏障,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省地矿局职工的一份力量。
图为 排查往来车辆
图为 发放居民出入证
测绘院/郭佳莹